一、青少年心理健康堪忧
今年5月,第一个有关中国少年儿童精神疾病患病率的流调报告发表在《儿童心理学与精神病学》杂志上。该研究由北京安定医院郑毅等学者牵头,从2012年底启动,选取了北京、辽宁、江苏、湖南、四川五个省(市)的约74000名儿童青少年作为样本。
调研结果显示:在6~16岁在校学生中,中国儿童青少年的精神障碍总患病率为17.5%,其中,流行程度最高的精神障碍包括: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占6.4%、焦虑障碍占4.7%,对立违抗障碍占3.6%、抑郁障碍占3.0%、抽动障碍占2.5%。
有研究显示,半数精神问题在14岁之前已初露端倪,而在24岁之前,这些问题中的75%已经显露出来。世界卫生组织亦指出,青春期是发展和维持社交和情感习惯的关键时期。全世界有10%~20%的青少年有精神卫生疾患,但未得到充分诊断和治疗。
二、当儿科医生进修精神医学
一位在浙江省某三甲综合医院工作了十多年的儿科医生讲述:这两年,因非感染疾病来就诊的儿童越来越多,包括一些自伤、过量吞食药物、反复躯体不适等情况,且发病年龄越来越趋于小龄化,临床工作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另一类靠过去抽血化验不能判断的情况却在增加,比如,有儿童在学校总是扰乱秩序,被要求来医院诊断原因;有稍大一点的青少年,总是说头疼,出现学习困难,但反复检查也没有发现病因;更有些儿童因为自伤或自杀,一来医院就被直接送进急诊室。
她发现,越来越多的儿童和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尽管不清楚自己所在的医院未来是否要开设儿少精神专科,她的想法是,儿科医生如果具备精神医学专业知识,能够帮助实现早期筛查。
精神健康或心理健康,是一种怎样的状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儿童精神医学首席专家、主任医生郑毅的定义是,指个体能够恰当地评价自己、能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压力、有效率地工作和学习、对家庭和社会有所贡献的一种良好状态。主要包括以下特征:智力正常、情绪稳定、心情愉快、自我意识良好、思维与行为协调统一、人际关系融洽、适应能力良好。
过去,因专业人员不足及缺乏流调科学工具等原因,中国对儿童精神卫生问题的流行程度一直缺乏一个相对准确的摸底调查。此前一个常被引用的数据是:中国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约3000万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郑毅说,这个数字是1990年代的一项行为问题调查的结果,筛查使用的是行为量表,并没有进一步进行精神障碍的诊断,因此不属于精神疾病流调。
根据郑毅团队的调研,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罹患的精神疾病,种类有所差异。在6~11岁这一组别的样本人群中,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品行障碍、对立违抗障碍、抽动障碍、强迫症和分离焦虑障碍患病率较高;12~16岁样本人群中,重性抑郁障碍、双相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社交恐惧症和精神病性障碍的患病率较高。可见,儿童更多出现行为问题,而青少年更多是情绪类障碍。
郑毅认为,中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总患病率17.5%这一数字有可能被低估了,因为这项调研只纳入了6~16岁的在校人群,一些更小年龄的儿童不在其中,而在那些辍学、失学的青少年中,精神不健康的比例只会比在校学生更高。
因为这是中国首个关于17岁以下人群精神障碍比较全面的、最新的流调报告,没有过往的数据可以对比,但几乎所有受访的临床儿童青少年精神科医生都感到: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越来越高发。
三、从精神分裂到不想学习
进入新世纪后,因轻型的精神障碍、对立违抗、抑郁、孤独症等障碍就诊的儿童青少年比例大大增加。郑毅说,过去,如果医生遇到一个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就诊者,是会作为教学病例的,因为太稀少,而现在,这种抽动障碍的病人几乎每天都有。
南京脑科医院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副主任医师张久平等人对2012年3月~2019年7月间该院住院部的2153名儿童青少年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患者数量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精神分裂症及相关谱系障碍(40.8%)、神经发育障碍及其伴发障(17.4%)、抑郁障碍(16.6%)、双相谱系障碍(8.1%)以及躯体形式障碍及分离性障碍3.9%。该研究同时发现,在2018和2019年,精神分裂症及相关谱系障碍所占比例出现下降,而抑郁障碍患者所占比例比过去年份高。
过去四十多年间,中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带来的留守儿童现象、离婚率上升、独生子女、“鸡娃式”教育等一系列社会变化,都在深刻影响着儿童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四、像对待发烧一样对待精神异常
几乎所有的儿少精神障碍,正确的早期干预都能够换来更好的结局,哪怕是精神分裂症,其幻觉、妄想等症状,也早有专门的抗精神病药。儿童处在成长发育的过程中,具有更强的可塑性。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教授陈祉妍认为很多成人期的心理疾病都会在青少年期出现苗头,所以青少年期是非常关键的阶段,孩子应该在更早的时候,就得到心理健康的服务与干预。
一个业界共识是,全世界大概有1/5的儿童和青少年会罹患精神障碍,而在发展中国家,实际得到合理诊断和治疗的却不足1/5。公众意识薄弱的一个原因,在于精神障碍疾病存在识别困难,疾病与非疾病的界限并不清楚。如何判断儿童是多动还是调皮?如果孩子爱挤眉弄眼眨眼睛,这是正常的小动作还是抽动症表现?运动不协调也是精神疾病吗?
郑毅给了实用的建议,当孩子出现以下两个信号时,要考虑精神障碍和及时就医了:第一,如果一个孩子的情绪、行为表现跟他的年龄、受教育水平、所处环境不相符合时;第二,如果孩子的情绪和行为问题,给孩子自己、家长或者学校造成持续的麻烦和痛苦时。掌握这两点原则,“人人都是心理医生,80%的精神障碍能够及时就诊,被专科医生识别出来”。
柯晓燕补充说,当儿童的行为让家长感到很困难或者困惑时候,实际上就是需要寻求专业人士帮助的时候,而不要自己归因、解释。比如,面对孤独症患儿,没有把它当作疾病,而是看成教育,以为说道理就行,殊不知,科学的孤独症干预是一种技能训练。
如果感到孩子符合以上情况,是先去看心理咨询还是精神科医生?何凡的建议是,可以先到儿童精神科作一个详细的评估和诊断,看需要药物治疗、综合干预还只是心理治疗。因为普通心理咨询师没有精神科或儿科医学背景,素质良莠不齐,可能无法把握是疾病还是一般的心理问题,延误治疗。
虽然去看医生不一定意味着诊断疾病,但郑毅觉得,像对待感冒发烧那样对待儿童的异常行为和情绪并无坏处,感觉不对劲就可以去医院排查一下,将危机消灭于萌芽中。他反问道,“为什么往往孩子一发烧,家长就带着孩子往医院跑,但当心理出现了求救信号,却拼命找借口不去医院?”
五、儿童精神科医生不到500人?
儿童青少年精神医学领域是“超快速发展”。不过,到今天,儿童精神科医师队伍的发展依然没有壮大。郑毅说,因为精神医学知识的普及不够,社会上人们对精神病人的恐惧和歧视,导致精神障碍患者及家庭有严重的病耻感,精神障碍患儿更多流向儿童医院和妇幼保健院,由于就诊量小,儿童精神病房在好多城市开了关、关了开。
一个常被引用的数据是,中国的儿童精神科医生不到500人。不过,柯晓燕认为这并非准确数字,据她所知,这是至少五六年前的一组统计数据了,一直没有更新。但专业人员的匮乏仍是不争的事实,不仅是儿童精神科医生,同样缺乏的还有专业的儿童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等相关人员等。2015年,郑毅在评述中国儿童精神医学发展时指出,该领域最大的问题是发展不均衡,大城市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而大部分中小城市甚至没有儿童精神科医生和诊所,大多数还是由成人精神科按“小大人”模式处理。
儿童青少年与成人的精神障碍在诊治方面是有区别的,需要得到专业学习。一方面,儿童的精神障碍种类有其特殊性;其次,儿少精神科医生,要懂得儿童青少年的发育特征,将疾病与生长阶段、激素水平、青春期心理等因素结合起来判断。此外,因为一些患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够,依赖父母的主观性描述,因此,要辨别其真正的状况,需要更多的经验和沟通技巧。中国正在着手加强这个领域的医疗资源均等化。《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提出,2019~2022年,60%的二级以上精神专科医院设立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30%的儿童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设精神(心理)门诊,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核心知识知晓率达到80%等。但问题是,短期内,这些医生从哪儿来?
要应对今天日趋严峻且种类繁多的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现状,仅仅提高专科医生和从业人员的数量与待遇,开设更多的病房,并不是全部的解决方案。还需要进一步思考的是:在成为疾病之前,如何在这个时代,保持儿童和青少年心理或精神的健康?
本文数据来源:中国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