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00-6716
全国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思政课走上创新加速路
来源:云顶集团官网  添加时间:2020-07-31

在教学内容上,坚持以各门思政课教材内容为根本遵循,灵活使用网络教学内容;在上课形式上坚持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有关学校思政课,形成席卷之势的还有全国各地各学校随处可见的“变”:课堂形式百变创新如火如荼,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更接地气,教师培训推陈出新渠道更宽

2019年3月18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目标,深入阐释了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

据介绍,清华大学思政课骨干提升计划教育博士项目的招生涉及了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实这一年来,有关学校思政课,形成席卷之势的还有全国各地各学校随处可见的“变”:课堂形式百变创新如火如荼,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更接地气,教师培训推陈出新渠道更宽……

应该说,思政课正走上一条创新的加速路。

记者在采访中感受到,如果给这一年思政课的变化作个总结,我们可以找到这样几个关键词:铺路、露脸、开门。

关键词:铺路

让讲信仰的人更快速的成长

2月21日上午,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简臻锐通过北京高校思政课高精尖创新中心网络直播平台在线参与了一场集体备课。四位大咖——北京大学的孙蚌珠教授、清华大学的艾四林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的何虎生教授、中央财经大学的冯秀军教授,分别围绕“概论”“原理”“纲要”“基础”四门本科课程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题备课指导。

“专家结合课程教学的针对性解读,充分满足了我们对如何将战‘疫’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期待,解答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和疑惑点,特别解渴也特别及时。”简臻锐说。

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

教师是关键,这毋庸置疑,尤其在当下,“思政课的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国家这几年在思政课改革上下了很大的力气,但是这些措施能否真正反应在课堂上,让思政课真正做到不仅入耳而且入心关键看教师,教师是转化器。”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李蕉说。

记者在北京市了解到,一年来,北京市形成了“引一批”“转一批”“聘一批”“备一批”的配备工作思路,进一步强化梯队建设,发挥好思政课教师队伍的“雁阵效应”。

“2018年暑假,我作为一名新上岗思政课教师参加了第六期北京高校新上岗思政课教师培训,一个月的系统培训不仅要学政策、学理论,还有成长导师对我们进行一对一教学指导,我很庆幸,自己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春天’中开启职业生涯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思政课青年教师付丽莎说。

教师是“转换器”,要想让他们成为讲好信仰的人,就要为他们铺设一条快速的成长之路。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教育部还将为教师的成长提供更为有利的保障:把调研督查各地各校思政课建设与巡视工作、教育改革评价工作相结合,重点推动解决编制保障、人员配备、岗位津贴、经费投入等问题。目前,北京、天津、福建等地在省级层面落实思政课教师人均2000元/月岗位津贴制度,山东也印发了思政课教师人均1000元/月的《山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岗位津贴发放管理办法(试行)》。江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等在校级层面落实思政课教师岗位津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连续5年投入1500万元重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科技大学思政课教师高级职称占比高于全校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并单独设立3个二级教授岗位。教育部同时还将加大对思政课教学研究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支持力度;会同中宣部社科工作办在国家社科基金设立“思政课研究专项”,精心研究设计选题指南,首批设立151个项目、支持经费3000余万元。另外,从2020年起,教育部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中设立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专项”。

关键词:露脸

课堂改革自信地接受各方面检阅

“这一代00后是隔着屏幕在跟我们交流的,他们对新事物非常敏感,他们在‘隔壁’专业的课堂里已经获得了一些信息,如果到了我们思政课堂里再来听老师当‘复读机’的话,根本无法触动他们。”一位一线年轻教师这样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

采访中不少一线教师呼吁,思政课的课堂一定要改,不能只是板着严肃的面孔,而要在这个变革过程中给教师更大的创新空间。

事实上,这一年来人们从教师身上看到了那些已经被唤醒的创新内生动力。

李蕉介绍,这一年来她参加过很多次思政课教师教学比赛的赛前培训。“在一次次‘一对一的坐诊’中,我能深深地感受到教师身上创新的激情。”李蕉说。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给记者提供的一组数据恰好印证了李蕉的经历:这一年教育部指导各地组织开展了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展示活动,评出特等奖51项、一等奖141项、二等奖308项,其中不乏很有引领作用的思政课“金课”,有9万名教师在线观看网络授课展示。

数字背后正是思政课教师在教学改革上源源不断的努力和探索。

而与以往比赛的最大不同是,在这一年的比赛中,教师们不再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华而不实的表面功夫上。“视频剪辑、弹幕这些技巧,年轻老师基本都会,根本拉不开差距,真正能拉开差距的是那种真正有积累的创新。”李蕉说,“我们在思政课创新性探索中要注重年轻老师的力量。”

好在,顶层设计正在为这种创新提供有力的保证。一年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出台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优行动”工作方案》《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等指导性文件,构建起了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四梁八柱”,让深化思政课的课堂教学改革成为一种生机勃勃的力量。思政课呈现出让学生喜闻乐见的N种样貌。

北京大学推出“新中国70年七个重大理论问题”视频思政课,中央戏剧学院实施“马克思主义与戏剧人生”历史情境课堂教学,河北大学连续多年制作思政课“微电影”。就在不久前,教育部社会科学司、人民网联合推出了“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主讲人是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艾四林、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秦宣、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炳林、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冯秀军。5000多万人次收看“思政大咖”的直播网课,更是一种创新。“在这个特殊时期,我听了一堂特殊而又精彩的思政课。下课后,我感慨万千……”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的2016级本科生薛峰说。

关键词:开门

打开思政小课堂 用好现实大课堂

创新的人有了,创新的路铺开了,思政课创新的门就打开了。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当创新之门打开之后,思政课课堂的这扇“小”门也随之被打开了。

“我每天早上8点起床,承担4份志愿者工作的同时还要兼顾自己的创业公司、竞赛、科研和社团组织工作。每天休息的时间很少,虽然很辛苦,但是我每天都很感动……我身边的志愿者都是年轻人,大多数都是95后,我们愿意为我们深爱的武汉奉献青春力量。” 3月17日下午,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大三学生郑欣怡向研究生师兄师姐们分享了自己在疫情期间做志愿者的体会。

这一天,是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的专题网课时间,这次课本来的主题是“疫情之下00后人格剖析”,不过,任课教师、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佘双好教授却“扩大”了课堂,郑欣怡就是被佘双好“扩”来的。

“疫情本身就是特别好的思政课内容。”佘双好说,疫情期间很多学生问的问题会更集中,比如,“疫情给国家治理体系带来的挑战”“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冲击”“这次疫情显示出我们国家制度的哪些优势”等,“这些其实也是学生们曾经的困惑和不解,而在疫情期间,这些问题变得非常具体,”对于老师来说,疫情期间的事例也成了给学生答疑解惑时很好的抓手。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需要深化,民办学校、中外合作办学思政课建设相对薄弱,各类课程同思政课建设的协同效应有待增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推动思政课建设的合力没有完全形成,全党全社会关心支持思政课建设的氛围不够浓厚。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思政课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必须切实增强办好思政课的信心,全面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

上一篇法治宣传教育-“七五”普法怎么普

下一篇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订草案初审,

  • 在线咨询
  • 电话咨询
  • Sitemap